活动主办

第九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
活动主题:
讴歌新时代 启航新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时间:2021年9月28日至10月8日
地点:安徽省安庆市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安徽省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安庆市人民政府

历届艺术节回顾
名家名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艺术节新闻 > 今晚国大上演《徽州往事》 主创人员有话说
今晚国大上演《徽州往事》 主创人员有话说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0-10-14

韩再芬 

在黄梅戏《徽州往事》中饰演“舒香” 

韩再芬:我只是一直在跑 

         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戏曲日趋不景气,是时代的必然,还是我们没能创作出让现代观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当然,导致这种局面的因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无论如何,对于戏曲从业人员来说,我们只能做到的是:力争创作出适合于时代、观众喜爱的、有深度和可传播性的作品。 

        寻找什么样的故事与如何讲故事,并无定势。黄梅戏的灵魂是自由的。一戏一样式、一戏一品格,是我们的追求。如果一部作品在观众喜爱的同时,又能对人生进行反思,那更是求之不得、甚至是很难企及的幸事。 

        《徽州往事》和《徽州女人》都是悲剧,没有苦尽甘来的大团圆结局。实际上,《徽州往事》就根本没有结局,它更想刺痛你,让你坠入深深的思考。这两部悲剧的最大不同,在于《徽州往事》表现了传统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比《徽州女人》更具前卫和现代色彩。 

        我一直筹划的“徽州三部曲”的第三部是《走出徽州》,故事的主人公将是一个走出徽州、甚至走上了国际舞台的徽州女人。《徽州女人》、《徽州往事》、《走出徽州》,这三部作品,艺术地解读了我心中的徽州女人:从传统的悲守,到觉醒后的出走,再到自觉地走出徽州。 

         黄梅戏扎根在安庆,这块土壤滋生过著名的散文流派桐城派、京剧鼻祖程长庚、新鸳鸯蝴蝶派张恨水、新文化运动旗手陈独秀,历史文化积淀深厚。人活在什么土壤,就会培育什么精神。促进黄梅戏的改革与再造,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我希望用黄梅戏独特的魅力,去面对今天多元化的社会。什么东西都可以吸收,吸收完后还是它自己。 

        我就是一个跑步的人,在黄梅戏的道路上,不管别人比我跑得快还是慢,我只知道在自己均匀而持续地跑着,心无旁骛,不因路旁的什么东西而受到影响,只是一直在跑,这种感觉也很美妙…… 

“十年独自撑一门”

编剧(谢熹)的话 

        讲什么故事,如何讲故事,为什么要讲这样一个故事,这是编剧最应该搞明白的三大问题。 

         《徽州往事》讲述的是晚清年代发生在徽州的一个故事,生与死,爱与恨交织……虽说是当时社会背景下的两个平民家庭的命运,折射出的却是一个社会应该如何合理构建,平民才能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官有所谦,民有所容”,这是《徽州往事》提出的问题,也是该剧留给我们每个人的思考。 

        我始终不敢苟同“剧本乃一剧之本”的观点,《徽州往事》的创作过程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如果没有导演的整体把握和艺术定位,如果没有音乐创作的准确与渲染,如果没有舞美的情境呈现···还有,如果没有像韩再芬这样的基本功扎实、表演技术精湛、角色创作到位的表演艺术家的表演,《徽州往事》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艺术效果! 

        所以,我一直坚持。一部戏剧的成功,要建立在全体主创人员的智慧与协作基础之上,只有依靠全剧组同仁们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导演(王延松)的话 

        在那段往事如烟的徽州,生命存在的方式是外在的古朴与内心的焦虑相交织。这是我们解读文本叙事样式的关键。徽州文化的庄重与隽永体现在天人合一的生命理想之中,这可以在古徽州宗族体系一次又一次地成功复制中得到印证。 

         当生命的常态被天灾人祸的外部力量所打破,人们往往在内心恒守的信念中寻找出路。对于徽州人来说,那是一种对过往生活的美好回忆,以及有朝一日重建天地秩序的痴心情怀。 

        《徽州往事》的叙事尽管以敦厚的怀念开场,但故事的迅速展开却充满诡异与不安。一个平凡女子的故事,折射出一个曾经动乱的时代缩影。 

作曲(陈儒天)的话 

        传统是根本,创新是时代的需要。《徽州往事》一切音乐创作手段均是为了塑造人物、渲染戏剧冲突、营造时代背景氛围和故事发生地的典型环境及其风土人情。为此,《徽州往事》剧音乐中融入、吸纳了多种形式的徽州地区的民间音乐:民歌、小调、器乐曲牌等。 

        另外一些被挖掘、整理、重新编配的黄梅戏传统音乐,也有选择地用于《徽州往事》音乐中。因为有些曲调在黄梅戏以往的“经典”剧目中未曾使用过,传统观众自然会觉陌生,甚至于发疑:这是不是黄梅戏?当然是黄梅戏,问题不是“像”与“不像”, 而是您爱与不爱听? 

         二百多年来,黄梅戏从田间地头到大城市、甚至走出国门;从乡间草台到电影、电视。黄梅戏音乐始终贯穿着广纳博采、求新、嬗变的基本精神,这也是黄梅戏长久地保持青春活力的最重要的内在的坚实基质! 

配器(董润淮)的话 

          有人说“黄梅戏是中国戏曲的流行音乐”。我个人认为说得很形象。因为黄梅戏比较年轻,又是发源与扎根民间,所以,它的可塑性、包容性、以及兼容性都比较强,它的旋 律优美流畅、通俗易唱,以至于形成了大江南北人人爱听爱唱黄梅戏的可喜现象。 

          黄梅戏音乐伴奏从早期的“三打七唱”发展到今天已是多样化多品种的乐队。“一戏一样式,一戏一品格”,针对《徽州往事》的剧本内容、导演要求以及音乐风格,我们采用了中西混合乐队(这种乐队的表现力与对比度都很强), 在配器上借鉴了交响乐和歌剧的一些手法,力求做到配器与主旋律成为一个统一、和谐、密不可分的整体,更好地为该剧服务。 

时隔五年

“神仙姐姐”韩再芬变身“舒香”

从一段徽州往事中款步走来

就在今晚

与您相见

        来源:再芬黄梅品牌戏剧

       编辑:王利他  罗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