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主办

第九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
活动主题:
讴歌新时代 启航新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时间:2021年9月28日至10月8日
地点:安徽省安庆市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安徽省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安庆市人民政府

历届艺术节回顾
名家名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艺术节新闻 > “龙腔”韵律在民间
“龙腔”韵律在民间
文章来源:安庆日报 发布时间:2018-11-05

  作为安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黄梅戏“龙腔”起源于望江县,上世纪二十年代末由望江县黄梅戏剧团老艺人龙昆玉、龙甲丙父子长期在流动班社巡演于望江农村后山一带,凸显望江方言,低沉委婉,自成腔体,被老百姓普遍接受并广为流传,成为黄梅戏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10月22日,在望江县第三小学活动中心里,三十多个孩子围坐在一起,聚精会神地听着来自望江县黄梅戏剧团的老师们上的市级非遗“龙腔”表演课。当日,望江县第三小学开展“非遗进校园文化有传承”主题活动,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普及龙腔文化知识,与学生开展互动,体验了解望江本地的龙腔文化,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任何一个剧种,最突出的就是它的唱腔。龙腔是黄梅戏独具特色的传统唱腔之一。”授课者之一的郑红,是望江“龙腔”的第六代传承人,她告诉记者“龙腔”是望江黄梅戏唱腔的统称,是黄梅戏最具特色的传统唱腔之一,可以说“龙腔”起源于乡野,传播于民间。      


  望江作为黄梅戏的发祥地之一,“龙腔”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黄梅戏鼻祖蔡仲贤,形成于“昆玉佬戏班”时期,代表人物是龙昆玉、龙甲炳父子俩,其韵白使用的是安庆官话、小白则使用的是望江本地的方言土语,亲切易懂,音乐不光是汲取了安庆地区的青阳腔、徽调,还揉进了望江本地的哭丧调和民歌,唱腔优美动人,少高亢艰涩之音,板式节奏灵活,行腔婉转舒缓,朴实无华。




  望江龙腔被黄梅戏圈内人士所广泛认同,源于1979年的一场比赛。当年,在皖江大剧院,扮演祝英台的演员胡秀娟以一曲《描药方》,让龙腔闻名遐迩。30多年来,地道的龙腔仍然在望江县大大小小的舞台上演。而颇受观众喜爱的“望江龙腔”代表作《描药方》曾两度出席安庆稀有剧种、百年声腔专题晚会,名噪宜城,荣膺榜首。      


  “龙腔的存在显示了黄梅戏艺术在基层的活力。”望江县黄梅戏剧团团长陈立表示,龙腔发展至今,正是吸取了民众的智慧,融合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反映出老百姓的喜怒哀乐。老百姓能听得懂、学得会,能参与其中,龙腔因而流传至今。如今,无论是专业院团的正式演出,还是民营剧团的乡村舞台;无论是精心排演的大戏,还是广场上热闹的折子戏,都能听见龙腔。


  近年来,为了让黄梅戏“唱起来、沉下去、走出去”,望江县民营黄梅戏剧团异军突起,走出了一条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市场的强劲发展之路,成为文化下乡的主力军和安徽民营文化产业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统计显示,目前经望江县文化委批准成立的民营黄梅戏剧团有21家,20多家民间班社、1000多名从业人员活跃在全国各地,每年演出场次超过4000场,年创收近1000万元。为了小戏的传承发展,他们还积极主动开拓县外和省外演出市场,长期活跃在浙江、福建、江西以及湖北等地,所到之处深受百姓喜爱。(陆飞)


来源/安庆日报  

编辑/徐罕  

主办/中共望江县委宣传部  

技术支持/安徽新媒体集团  

服务热线/0556-7160602  

投稿邮箱/jrwjbj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