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主办

第九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
活动主题:
讴歌新时代 启航新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时间:2021年9月28日至10月8日
地点:安徽省安庆市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安徽省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安庆市人民政府

历届艺术节回顾
名家名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艺术节新闻 > 38年,无怨无悔地坚守岗位 ——记安徽省望江县黄梅戏剧团团长陈立
38年,无怨无悔地坚守岗位 ——记安徽省望江县黄梅戏剧团团长陈立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发布时间:2018-10-19

望江县黄梅戏剧团团长陈立


不久前,记者在安徽省望江县街头采访当地黄梅戏剧团团长陈立的时候,这位50多岁的团长声音有些疲惫和沙哑,但是语速很快。他说,自己已在望江县黄梅戏剧团工作了38年,但还没有干够,只要组织上还需要,他就会一如既往地干下去。尽管剧团经营管理任务很重,压力很大,有时他也会感到累,但他还是无怨无悔地选择了坚守岗位。因为,38年的基层戏剧生涯是他生命中最华美的乐章。     

  勤学苦练,临危受命      

  1980年,年仅15岁的陈立刚升入初中就被县剧团破格录用。正当他的文艺生涯起步的时刻,他的父亲患病去世。他曾因此想放弃学艺,回乡照顾母亲和两个弟弟。可父亲的遗训时常在他耳边回响:“对艺术、对工作要有‘功夫不负有心人’和‘滴水穿石’的精神,否则难成大器。”从此,他手握竹笛勤学苦练,逐步掌握了气、指、舌、唇四大吹奏乐器的基本功后,反复练习一些高难度的笛子独奏曲,直到熟悉掌握了曲中的颤音、波音、叠音以及吐、滑、剁、花、振、打等演奏技巧,并慢慢地成长为剧团乐队的主要骨干。     

  改革开放之初,尘封了十几年的传统戏剧解禁,县剧团焕发生机,恢复排演了群众喜闻乐见的《秦香莲》《天仙配》《女驸马》等众多古装大戏,有时在县人民剧院一天演出两场仍一票难求。剧团的生机勃勃,曾令陈立等年轻演职员干劲十足。      

  2007年,在传统戏剧不景气的一段时期,剧团面临着严重的票房危机,陈立临危受命接任了剧团团长一职,逆水行舟,带领全团拼搏奋斗至今。

  迎难而上,掌握主动权      

  出现困难,更需要他这个团长带领大家迎难而上。面对戏曲市场萎缩的状况,陈立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奋力进取,带领剧团复排、移植传统大小剧目40余台本,以适应市场需求。没有现成的演出市场,他就走出去“找米下锅”,十几年奔波于浙江、江西等地,开拓城乡市场。去年,他偶然发现了一个在内蒙古演出的机会,当时别人都说那里地广人稀,当地人听不懂南方方言,演不成。他却不信,抓住这一机会,打电话联系对方,并发去宣传资料,最后亲自到内蒙古洽谈落实,终于拿下了一个大单子——2017年8月6日至18日,剧团在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演出《天仙配》等大戏20场。      

  陈立回忆说:“当时对方很有诚意,早早付了订金,但我心里还有些打鼓,想着当地人能认黄梅戏吗?能认我们这个县级剧团吗?”然而当第一场演出开演,看着观众从西面八方纷纷赶来,汇聚于舞台前认真看戏时,他终于放心了。这次演出最终获得了当地观众的认可。“后来,对方又发出邀请,希望我们再次去演出。”陈立说。      

  在陈立的带领下,剧团逐渐掌握了演出市场主动权,每年完成各类演出500余场,剧团经济收益逐年增加,演出场次、经济收入在全省各级专业院团中位于前列,在县级剧团中更是名列前茅。      

  尽心尽力,服务基层      

  今年6月,剧团送戏下乡到凉泉乡横山村,烈日骄阳之下,观众热情高涨,一边擦汗一边鼓掌喝彩。陈立带去的是四五十人的大剧组,一演便是两三个小时。演员们尽心尽力,而他既要管理,又要演奏,忙得满头大汗。     

  近年来,为配合县里扶贫攻坚工作,陈立带领剧团积极筹备,集结创作人才,创作排演了扶贫题材的现代戏《卧牛村的女人们》以及一批关于扶贫、法制和乡风文明题材的小戏。在县里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竞标中,剧团年年夺得第一标,踏实地开展“送戏进万村”及“送戏进校园”活动,跑遍全县乡村,不分白天黑夜、酷暑严寒,服务基层,惠及民众。今年剧团在全县乡村(社区)已经演出100余场。      

  虽然有压力,但是也有激励。除了日常经营管理剧团之外,陈立把黄梅戏的非遗传承任务也担在肩头,他带领剧团在艺术上寻根,把前辈留下的“望江龙腔”代表作《描药方》重新加工排演,参与安徽省《梨园寻根,声腔百年》专题晚会,打动了现场的专家和观众。如今,“龙腔”已成为望江黄梅戏的一张特色名片。      

  如今,不仅剧团获得了多项荣誉,陈立本人也获得诸多荣誉。但最让陈立感到欣慰和自豪的是,剧团明年、后年的演出日程都已安排得满满的,节庆期间的演出任务更是排不过来。陈立总是不知疲倦地忙碌着,就像老黄牛拉车一样,不松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