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一个黄梅人:韩再芬
我觉得现在这个时代要讲工匠精神
要把一件事情深扎做好
把自己先做完美
把自己做到具有吸引力
韩再芬,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黄梅戏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现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院长。
10岁进团、12岁登台、14岁挑大梁……细数起韩再芬的演绎生涯,从10岁开始,她的名字就再也没有和黄梅戏分开过。
《天仙配》《女驸马》《桃花扇》……一部接一部经典剧目的亮相,也让无数观众与黄梅戏结缘。
在经过十几年的舞台实践后,韩再芬敏锐地感觉到,黄梅戏需要突破重围,要创新。1999年,韩再芬策划、编排了黄梅戏舞台剧《徽州女人》,荣获第十七届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第九届文华表演奖等多项大奖。
舞台之上,她是备受瞩目的演员;舞台之下,她是勇挑黄梅戏大梁的领头人。
自2005年起,韩再芬担任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院长。如何推动黄梅戏传承与创新,成为她思考得最多的问题。
这是每个传统戏曲剧种需要直面的发展之问。韩再芬认为,进入新时代,对黄梅戏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思路。经典的要传承,还要思考如何把自身的特点融入到表演当中。同时吸收更多新的元素,演绎具有时代感的戏曲,让黄梅戏永葆青春的魅力。
今年9月25日,大型原创黄梅戏《不朽的骄杨》在安徽大剧院燃情上演,正式拉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安徽省优秀舞台艺术作品下基层演出”活动的序幕。
整场演出剧情跌宕起伏,表演张力十足。尤其是“期待”篇章中,杨开慧的核心唱段“静等枪声震天响”长达70多句的成套唱腔,韩再芬的演唱游刃有余,一气呵成,激情澎湃,酣畅淋漓。
韩再芬说:“我们保留了传统戏曲的风格,加入了现代叙事的手法,体现着黄梅戏在新时代守正创新的探索。这部戏在推动黄梅戏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毫无疑问是成功的。”
从皖山皖水环绕的潜山小城到长江之滨的宜城安庆,四十多年的演艺生涯,韩再芬一路走来,看到了黄梅戏的不断传承,也一直在努力为黄梅戏赋予新的时代之魂。她说,黄梅戏要守正创新,我想做的事情是要让这个剧种永远屹立不倒,让它枝繁叶茂,全国各地都来唱黄梅戏,这就是我最好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