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主办

第九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
活动主题:
讴歌新时代 启航新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时间:2021年9月28日至10月8日
地点:安徽省安庆市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安徽省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安庆市人民政府

历届艺术节回顾
名家名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艺术节新闻 > 黄梅新唱六尺巷 大戏抒写家国情
黄梅新唱六尺巷 大戏抒写家国情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6-08-17

    新创黄梅戏《大清名相》讲述了清代名臣张廷玉在“让”与“不让”之间决然选择的故事,赋予传统“六尺巷”典故深刻的历史内涵和深沉的家国情怀。该剧自去年推出以来,相继在安庆、合肥、深圳、北京等地展演,令人耳目一新的反腐题材赢得广大观众和专家一致赞誉。现选编4篇专家评论文章,为读者全面阐释该剧的创作思想和艺术价值。


“让”与“不让”的历史辩证法
江飞

    历史是现实的明镜,现实是历史的回声。让历史重新发言,让史实再次生辉,这正是新创黄梅戏舞台剧《大清名相》的艺术价值与现实诉求所在。

    作为一部数易其稿、精心创作的历史正剧,它通过张廷玉“三让”的故事传达出一种更深层的历史文化内涵与启示意义,那就是:深刻领悟“让”与“不让”的历史辩证法,一方面,以让为礼,以退为进,以修身齐家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另一方面,惩恶扬善,寸步不让,以立德养廉作为“为官之道”的根本,从而在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激烈斗争中立场坚定,抉择正确,实现一个为官者应有的政治担当和道德追求。

    何谓“让”? “让”是一种古训家风,是一种为人之道,更是一种人生大智慧。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整出戏之所以以此为基调,首尾呼应,重章叠唱,正因为文端公张英的这封朴素而意味深长的家书,不仅成就了“礼让”的文化象征——“六尺巷”,成就了自己“无忤于人,无羡于世,无争于人,无憾于己”的一生,更使得这个“让”字升华为教示子孙立身、做人、读书、持家、治国之箴言,敬人、爱人、益人之训诫,由此而涵养出张廷玉这位“六尺巷走出的大清名相”。

    何谓“名相”?在我看来,“名相”之“名”不在于其位高权重,而恰恰在于其不以为“名”为名,而以“民”为名,一如张廷玉所言,“为了社稷安宁、万民福祉,有什么耻辱不能吞,有什么委屈不能受”。一心为国鞠躬尽瘁,一心为民尽职尽责,清白做人,清廉做官,这正是张廷玉“五十年不犯错”的秘诀所在。

    胸中没有名利,只有社稷人民,才可能不沽名钓誉,才可能一让再让“三让”:其子张若松凭真才实学在殿试中考了一甲第三名,张廷玉为“天下寒士”而让贤,生生将其降为二甲第五名,又为避免他人不满、朝局不稳,而极力反对乾隆擢升其为内阁学士,是为“谦让”;

    一群“友人”借给喜爱字画的张若松一幅唐伯虎名画临摹,画轴里裹挟着为张廷玉贺寿的银票礼单三万两,张廷玉不仅痛打若松,而且带其挨家挨户连夜退礼,是为“廉让”;张廷玉明察暗访,掌握朝中官员贪腐情况之后,为稳定朝局、平息乱相,而执意让贤还乡,甚至不惜牺牲个人的“千秋名节”,退还雍正爷授予的“太庙配享”,是为“智让”。胸怀天下,知进知退,廉洁奉公,忍辱负重,堪称“名相”。

    从“父子宰相”到“三世得谥”“六代翰林”,从张英家训《聪训斋语》到张廷玉家训《澄怀园语》,我们清楚地看到:儒家醇厚优良的家风懿德,“满招损,谦受益”“终身让路,不失尺寸”的谦让古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文化基因”“美学精神”,就在这言传身教的历史进程中世代流传,生生不息。

    当然,如果这出戏仅仅围绕“让”来做文章,难免陷入单向度的道德教化传统模式之中而缺乏创新。编剧余青峰、屈曌洁和导演卢昂心里明白,如何从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六尺巷”故事中生发出新的故事,如何将原有的官对民的礼让道德升华为更开阔深厚的主题,是成败的关键所在。

    经过反复修改,原本以张英为主角的“六尺巷”故事变为以张廷玉为主角的“大清名相”故事,原本单一的“礼让”主题被改造为“让”与“不让”辩证选择与把握的新主题。由此,“新创”就成为“创新”的代名词。

    “让”不是没有原则、没有底线的一味退避,知道什么该让、什么不该让,明晓何时该“退”、何时该“进”,这才是考量一个人尤其一个官员的大学问。正如张廷玉那句念白,“这个让字,说说容易,做起来可真难喽。有些事情,有些人,那是绝对地半尺都不能让哪”。

    这真是一句掷地有声的肺腑之言!一个“让”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让出三尺宅地”是容易的,而要让出功名权位、让出巨额财富、让出四海尊崇、千秋称颂的“太庙配享”却是难的,这不仅需要一种超越常人的大胸怀、大智慧,更需要一种承受各种猜忌讥嘲、流言蜚语,甚至包括亲人(比如儿子张若松)蒙冤乃至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而面对贪墨之徒、奸酋巨蠹,不仅要寸步“不让”,更要敢于进攻,惩贪肃吏,坚决到底。

    正是由于张廷玉的“不让”,盐案的漏网之鱼不得不狗急跳墙,四处栽赃,从而浮出水面;正是由于张廷玉的“不让”,乾隆皇帝才坚定信心,彻查军机大臣讷亲等贪官污吏近百人,取得了这场惩贪肃吏之“硬仗”的最终胜利。一言以蔽之,“让”,已属不易,“不让”,更是难上加难!

    正如导演在“手记”中所说:“为官者对家人、对自己、对百姓该‘让’——礼让、谦让、退让;而对贪腐、对污吏、对恶行则不能有一丝一毫的谦和与退让。因为这是异常生死攸关的绝命激战,是你死我活的政治较量。 ”这是对“让”与“不让”辩证法的深入阐释,也是对整部戏的主题意蕴及其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深刻揭示。

    更进一步说,“让”与“不让”不是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亦此亦彼、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为官者只有修身立品,正心诚意,恪守“温良恭俭让”的夫子之德,牢记“为官第一要‘廉’,养廉之道,莫如能忍”的为官之道,并严格要求自己的家人“拼命强忍,不受非分之财”,才能炼就“打铁”之身,有勇气、有底气、有硬气面对贪官污吏做到公正无私,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寸步“不让”;

    另一方面,为官者只有对贪污腐败零容忍,寸步不让,勇于斗争,敢于“亮剑”,才能伸张正义,弘扬仁善,真正保护国家、百姓、家人以及自己的正当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说,“让”是为了更坚决地“不让”,“不让”是为了更好地“让”,让或不让都为了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了建构一个“天地清朗,人心坦荡,社稷稳当,庶民安康,升平气象,日月争光,风调雨顺,鸟语花香,江山美景万年长”的理想世界!

    总之,黄梅戏《大清名相》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一个官员只有学习和掌握“让”与“不让”的历史辩证法,修身立品,严守自身的道德底线,谨肃治家,严守家庭的情感底线,才能做到依法治国,严守国家的政治底线。

君子之风 山高水长
欧阳冰云

    大型黄梅戏《大清名相》自上演以来,好评如潮,引起了强烈反响。

    《大清名相》是一部惊心动魄、发人深省、充满正义感、充满人性温暖、歌颂高尚德行的抒情正剧;是一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戏;是观众呼唤与期待的好戏。 《大清名相》在六尺巷中拉开帷幕,六场核心戏后又在六尺巷中谢幕,“六尺巷”贯穿始终,充分地展示了六尺巷精神。

    曾经看过几个版本的《六尺巷》剧本,《大清名相》是《六尺巷》的延续和升华。 “六尺巷”是一种精神象征,一种中华民族胸怀宽广、克己奉公、严于律己、严谨治家、伸张正义的文化符号。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道人性美好而坚毅的六尺巷。

    《大清名相》中张廷玉是一个高风亮节、堂堂正正的正人君子形象,他的所作所为,堪称典范。同样是一个“让”字,《大清名相》突破《六尺巷》邻里之间的礼让,升华为权力面前的“谦让”;大是大非面前的“廉让”;荣誉面前的“智让”。张廷玉“三让”,一层层展示戏剧的精华和核心,使得整个剧情充满张力。

    张廷玉的儿子张若松升为内阁大学士,张廷玉抱病向乾隆帝进言,认为父子同在内阁,于江山社稷不利,应该给别的栋梁之才让路。 “一阶一惊颤,一步一不安”,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一代名臣张廷玉的谦虚、谨慎、坚定、刚毅。一句“只怕是委屈了多少天下寒士”,声震朝野,四座皆惊。这是何等的胸怀,何等的气节,何等的风度。心中有别人,心中有国家,心中有天下。这就是一代名臣的谦让。

    张廷玉作为三朝元老,皇帝的老师,有五十年不犯错的美誉,有配享太庙的礼遇,一生光明磊落,忠义赤诚,德高望重。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不仅仅是张廷玉修身的准则,也是他治家的准则,更是他效忠国家的准则。张廷玉作为当朝宰相,惩贪肃吏,树敌不少。戏中用黑衣人表现那些官场的恶势力,一正一反、一明一暗,形成鲜明对比,引起强烈的反差。

    退礼的戏,堪称戏中精华。巧妙的舞台设计,使舞台成为灵动的街巷,人在街中走,街随人移动。表现手法新颖、绝妙。张廷玉时而步履蹒跚,举步维艰;时而大步流星,满台生风。这场戏中,墙的开开合合,丰富多彩,瞬息万变,通过场景的变换,表现了退礼人张廷玉内心如江海翻腾。退礼前举步千金,退礼后一身轻松形成对照。生动形象,让观众如身临其境,展示了张廷玉的清正廉明、磊落光明,一身正气的君子形象。抵制贿赂,保持清廉,坚定果断,这是廉让。

    张廷玉为朝廷惩贪肃吏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了平息乱象,稳定朝局,执意让贤还乡,更重要的是淡泊名利,让出了一生的殊荣——太庙配享。这是一种大气节的让,让出了胸怀和气度,更是让出了智慧,是智让。

    这是一位鞠躬尽瘁的老臣为了国家,为了江山社稷,以退为进的智慧选择。“老臣退一步,圣上进三步。当此关头,收回老臣之太庙配享,待风平浪静,圣上尽可铲除巨蠹,肃清贪墨,起用新人,造福黎民。圣上不可犹豫了,反腐惩贪,任重道远哪! ”句句肺腑之言,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这是一种大智慧,推心置腹,说服乾隆,使得乾隆皇帝放开手脚,大刀阔斧地惩治贪腐。

    张廷玉一生,“终身让人道,曾不失寸步。 ”(曾国藩《不忮不求诗》),让与不让,泾渭分明。儿子晋升,谨慎谦让,为的是给天下贤者提供机会和平台;拒收礼金,毅然廉让,为的是弘扬正气,磊落做人;退居故里,为的是江山社稷。这些当让,毫不犹豫;当面对恶势力,面对黑衣人,坚决不让,这是原则,是信念,是做人的根本。

    《大清名相》结尾巧妙地安排在六尺巷,首尾呼应。“一条六尺巷,走出父子双宰相。一个是,邻里为尊,谦卑礼让;一个是,社稷为重,隐忍退让”。皇帝亲临六尺巷,因为三朝元老张廷玉的隐忍退让,换得了大清上安下顺,弊绝风清,乾坤清朗。一道圣旨,抚慰了老臣张廷玉的心,也温暖了天下人的心,天下归心,圆满和谐!君,是明君,是明辨是非、黑白分明的权威;臣,是贤臣,是大义凛然、谦恭礼让的榜样,君臣一心,政权就是铜墙铁壁,任何腐朽都无法入侵。

    庄严的官员队伍走六尺巷,将戏曲进一步推向高潮,也将六尺巷推向一座精神的巅峰,成为人们心中的一座丰碑,成为人们仰望的高度。六尺巷,是一个文化符号,是一个精神象征,是人类历史上文明的标尺。让,是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尺,有了让,才有秩序,才有仁义礼智信,才有文明。让,不仅仅是在戏曲中传承,不仅仅是在六尺巷传承,更应该成为我们全民的行为准则,以“让”修身,以“让”齐家,以“让”报国。同时,将“让”这种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代代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精品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 《大清名相》正是这样一部观照现实生活的正剧,是一部聚集正能量、弘扬正气之歌的好剧。 《大清名相》已经超出了戏曲要表达的本身,上升到社会层面,成为人们为人之道、为官之道、处世之道的范本。

史而构 虚实相生

苍耳

    大凡艺术创作都必须面对虚与实的问题。历史为戏剧提供真实素材,戏剧则通过构思、立意、剪裁和情境化,使之成为合乎戏剧艺术逻辑的自为的独立空间,这正是戏剧(以及文学)假定性的本质。应该说,历史剧与史实的关联更为紧密,虚实的处理也更为棘手。

    在黄梅戏发展史上,由老生主演的历史正剧尚付阙如,《大清名相》应时而生既有它当下的特定背景,同时也有它进一步拓宽自身“戏路”的内在需求,以下笔者就《大清名相》的创作谈几点看法:

    其一,此剧跳出了“六尺巷”的狭窄空间以及“礼让”主题的单一指向,将笔触伸向父子宰相历经数朝的历史空间,将法治、道德精神和人性冲突置于官场和家庭的双向情境之中,带给人更多的文化历史意蕴。该剧创编者对 “六尺巷”素材的处理颇具匠心:一方面在首尾两端将“六尺巷”这一具象作为舞台布景使之情境化,同时这一象征性符号显现为修身齐家的传统文化背景,一实一虚,相得益彰,全剧因此笼罩在代有传承的道德文化的氛围之中。

    另一方面将笔触集中到张英第二代——三朝相国张廷玉的身上,从传说走向历史,从典故切入实存。第一场写张廷玉“让贤”——先让探花:当年儿子张若松殿试中一甲第三名,张廷玉身为主考认为不能委屈天下寒士,请求让出探花之位;后让阁位:乾隆颁旨将张若松升为内阁学士,张廷玉闻知后极力反对,认为阁位有限,父子同占会引起众僚不满朝局不稳。

    第二至五场写张廷玉 “退礼”和“丧子”:张廷玉寿辰那天,其子张若松借来一幅古画临摹,谁料古画中暗夹着商贾送来的三万两银票作为“寿礼”。张廷玉带着儿子挨家挨户连夜“退礼”,但次日仍在朝廷引起轩然大波,张若松不久抑郁而死。贪腐势力与正大力量,法与情,道德与人性的冲突在这里得以充分展现。丧子之痛给张廷玉的廉正抹上一层悲剧色彩,全戏因此达到高潮。

其二,此剧将社会贪腐势力设置为一群无处不在、影影绰绰的蒙面黑衣人,化实为虚,充分调动了舞台艺术的虚拟性手段,既暗示贪腐势力无所不在,也为主要人物腾出了表现空间。但全剧仅靠 “黑衣人”,前台没有一个贪腐代表人物出场,戏剧冲突的烈度和复杂性有所减弱。假如让军机大臣、皇室宗亲讷亲由暗处走向前台,在第四场与张廷玉正面交锋,效果会更好。

英国戏剧家琼斯说:“当剧中一个人或几个人物,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起来对抗’某个敌对的人,或敌对的环境,或敌对的命运的时候,便产生了戏剧。 ”凡贪官污吏大都是“双面人”,他们将廉政反贪口号喊得震天响,私下却大行贪腐之实。倘讷亲上场“表演”一番,不仅有更多“好戏”出现,而且与“黑衣人”形成呼应。环境设置得愈险峻对表现主角的性格愈有利,对于揭示本剧主题也更有力。

其三,《大清名相》最成功处,是将礼让谦退和廉正拒贪作为一个精神整体来把握,将为人之德与为官之道贯通起来,将法治(外)与修德(内)统一起来,即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营造戏剧性情境加以抟塑。

戏剧性情境是促使人物产生特有动作的客观条件,是戏剧冲突爆发和发展的契机,是戏剧情节的基础,主要包含剧中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特定的情况如事件,特定的人物关系。该剧第二场在相国宅邸生辰日设置了一个由喜而愕,又由愕而怒的情境,父子关系、母子关系、祖孙关系和父女关系纠缠在一起,使“银票”事件冲击了多个层面因而造成多种情感交织:惊恐、愤慨、无奈、惶惑、袒护、懊悔、惨痛等,角色间的不同情感状态产生了张力并转化成激烈的戏剧动作,极易在跌宕起伏的戏剧冲突中生成“戏味”,因而也最易拨动观众的心弦。

黑格尔将冲突性情境视为戏剧性情境的核心。他指出:“情境本身还不是心灵性的东西,还不能组成真正的艺术形象,它只涉及一个人物性格和心境所揭露和表现的外在材料。只有把这种外在的起点刻划成为动作和性格,才能见出真正的艺术本领。”情境变化造成场面变化,戏剧冲突是在不断转换、前后衔接的场面中一步步推向高潮的。 “银票”这一偶然事件在全剧中是导火索,从第二场一直“烧”到第五场,典型情境在张氏宅邸和朝堂之间轮转,直至推向全剧的高潮。

《大清名相》从本土文化资源中汲取君子之道和为官之德的优良元素,据史而构,虚实相生,塑造了一代名相张廷玉廉于自守又敢于担当的清正形象,成为近年涌现出来的反腐倡廉的难得好戏。

长城万里今犹在 六尺巷中风永清
沈天鸿

新编黄梅戏《大清名相》,上演以来,频获好评。这是一台什么戏?一台正剧,一个勇气如英雄、道德近于圣人的清朝大学士张廷玉,在乾隆皇帝支持下反腐败的戏。如何让历史正剧中“英雄加圣人”的形象鲜活动人起来,《大清名相》找到了自己的方法。在我看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将人物巧妙地置身于历史事件中

英雄加圣人的张廷玉必须被置身在历史性事件之中。《大清名相》选择的历史性事件就是反腐败。但《大清名相》基本回避了正面抒写这一历史性事件,别出心裁地从侧面来写,并且这个侧面是张廷玉的家庭。家庭是一个人卸下面具最为平常的空间,张廷玉在他自己的家中,既保持其英雄加圣人的本色,也显露了他与常人一样的种种方面,包括吃糍粑时的那种 “越老越没个吃相”。这既让张廷玉这个形象丰满起来,又消除了与观众的心理距离和感情距离,从而产生了感染观众所必需的美学感染力。

反腐败这一历史性事件不仅被侧面书写,而且还被虚写,但即便虚写,也仍不减正面写反腐败你死我活的激烈性(例如,张廷玉为此晚年丧子)。戏剧必须有一种可以直接看见和感受到的强度,没有这种强度,就不能抓住观众。

在《大清名相》中,这种能抓住观众的强度,非反腐败莫属。《大清名相》因此将它推到了你死我活的激烈程度。而由于主要是放在家庭的空间里来虚写,《大清名相》得以并且能够同时刻画了张廷玉父子乃至家中其他人的心理感情,从而使反腐败英雄有血有肉。

二、在反腐题材中凸显传统文化精神

《大清名相》以演绎那首流传至今的名诗——张廷玉父亲、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六尺巷》为序幕,尾声仍然再演绎这首《六尺巷》。开头结尾互相呼应,中间六场正戏演的是你死我活的反腐败。

尽人皆知,《六尺巷》这首作为家书的诗的全文是:“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它体现的是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谦和礼让精神。从具体当事人来看,一方是俗称宰相的大官,一方是平民吴家,而且是吴家侵占了张家的地基,但张家让了三尺,吴家极其感动,也让出三尺。这固然显示出张家与吴家的道德风尚,但更重要的是显示了官民有利益之争时应该如何解决矛盾,是处理官民关系的范本。


这样的一首诗与六场反腐败的正戏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大清名相》和谐地将其统一起来,从结构上看则实现了“金包玉”(以序幕和尾声包住六场正戏)。具体地说,是以六场正戏中的谦让(让官)、忍让(退礼)、退让(辞官)呼应并落实序幕和尾声中突出的礼让精神。

导演卢昂在《六尺巷走出的大清名相——新编历史黄梅戏 〈大清名相〉导演手记》中分析得好:“他的退(指辞官),并非个人品德有瑕疵,也不是害怕腐败利益集团的围攻,而是以退为进,反守为攻,是一种大智慧,最终换来的是社稷安康,万民福祉。这时候张廷玉的退,是非常了不起的,这要比退让三尺宅基地重大许多,深远许多。这个退让,其实正是张英‘让他三尺又何妨’的精神延续,也是家风的传承,是一种博大情怀。 ”

《大清名相》“金包玉”的结构由此获得成功,和谐而统一。并且使得本来只有反腐败主题的戏,上升到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高度,展示如何为官、做人、育人,主题得以丰富、厚重。

三、深化戏剧表演中的艺术感染力

中国戏剧表演的特色之一是“写意”。 《大清名相》对写意有追求并且比较成功。序幕和尾声,尤其是尾声对《六尺巷》一诗的演绎,就是显例。此外,将反腐败主要放到家庭空间来虚写,以及无处不在的黑衣人,也都可以看成是写意手法的另一种运用。另一方面,提出“文学原型”说的批评家弗莱认为,文学原型是一切文学故事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神的诞生、历险、胜利、受难、死亡直至复活。

喜剧讲的是神的诞生和恋爱的部分;传奇(正剧)讲的是神的历险和胜利;悲剧讲的是神的受难和死亡。用弗莱的这个观点来看,尽管导演强调这台戏不是一出悲剧,但《大清名相》说的就是神的历险和胜利、受难和死亡,是正剧,但也有悲剧的气息——反腐败虽得到皇帝支持,但张廷玉仍然因此晚年丧子,被收回太庙配享,凄风苦雨黯然还乡。最后虽然胜利,也只能说是险胜、惨胜,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卢昂在导演手记中写道: “通过张英之子——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老臣张廷玉‘让’与‘不让’的决然选择重新结构故事,希望赋予‘六尺巷’更为悠长、深远的历史和文化意义。”“我希望,‘六尺巷’能够成为一种象征,一种中华民族胸怀宽广、克己奉公、严于律己、严于治家、正义伸张、勇于决战与牺牲的文化符号。”《大清名相》上演后广受好评,正是对《大清名相》达到上述目的的一个证明吧——长城万里今犹在,六尺巷中风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