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主办

第九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
活动主题:
讴歌新时代 启航新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时间:2021年9月28日至10月8日
地点:安徽省安庆市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安徽省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安庆市人民政府

历届艺术节回顾
名家名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黄梅戏文化 > 张亭:倾心民俗文化 守护戏曲之源
张亭:倾心民俗文化 守护戏曲之源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6-08-16

核心提示:

张亭说,每个真正的戏曲人心中都有一种情结,这种情结是戏曲人对戏曲的热爱、忠诚与守护。在他心目中,作为戏曲之源的怀宁县戏曲人更是如此,不管是历经百年的民间草台班社,还是新兴的黄梅戏专业院团,与戏相生相伴始终是这个戏乡难以割舍的传统。而他,生在戏乡,长在戏乡,自然传承了这个戏乡的情结。

进入阳历4月中旬,春雨连绵不绝,这让年近80的张亭有点懊恼,刚成立不久的“怀黄”研究会还有很多地方要跑、很多事情要做,时而暴雨的天气,总是出行不便。

  “张老到啦,下午排《怀腔大联唱》还有《怀腔闹台》,时间会比较长,辛苦您啦!”刚放下雨伞,怀宁剧团的负责人就迎了上来,看得出来,剧团对这场“怀腔”专场调研演出很重视。当然,对“怀腔”有过多年深入研究且呼唤保护传承的张亭,自然也不会错过这场“怀腔”复排后的成果演出。

  怀宁民俗文化“活词典”

  张亭是土生土长的石牌人,原怀宁县文化局局长,退休后一直致力于怀宁县风俗文化、戏曲文化研究,现任怀宁县“怀黄”研究会首任会长。

  在任县文化局局长期间,张亭结识了不少民间老艺人,听他们讲述原汁原味的乡间文化表演。工作之余,他潜心于包括戏曲文化在内的传统民俗文化研究,在当地人看来,他就是怀宁民俗文化的“活词典”。

  “石牌是怀宁的戏曲之源,江西的弋阳腔、苏州的昆山腔、甘陕的秦腔、池州的青阳腔、徽州的四平腔、湖北的采茶调、皖北的花鼓灯等,在此交相辉映,不仅为徽剧和黄梅戏的孕育和成熟提供了充足养分,更为怀宁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民间风俗戏。”多年的研究让张亭的记忆特别深刻,出口即成章,“耕歌戏、夫子戏、牛灯戏、十献戏、彩龙船戏、猴王戏、守岁戏、冠礼戏、敬祖戏、唱铺戏,这些都是盛极一时的怀宁记忆。”

  了解这些地方风俗文化的发展并非一日之功,张亭说,为此,他上山下乡、走村入户,走访过数百个民俗老艺人,查阅的史料更是不计其数。当然,他也经常有一些意外的收获,比如发现了皖江陶氏与陶渊明同宗,发现了徽调名旦郝天秀的史料,发现了《牛郎织女》中主人公董永的有关资料……

  为了留住这些珍贵的资料,即便已经退休20年,张亭依旧笔耕不辍,一有发现便立即记录在册,无条件地奉献给文化部门,从《姓氏派行歌》到“戏剧活动家刘保罗在石牌”、“黄梅戏诞生在石牌”、“怀宁采茶调”、“怀宁丝竹声不断”、“草台旧事”……

  “研究这些当不得饭吃,就是一种简单的热爱。即便是现在,身体差些,当初那份炙热还在。”张亭说,他现在读书看字一定要照着光,离得老远眯着眼才能看得清。

  潜心“怀腔”,守护戏曲之源

  “这不是一个戏曲发展最好的时代。”张亭毫不犹豫地说,最辉煌的年代,人人愿意花钱看戏,人人也都能看得上好戏,戏曲人愿意且能够靠戏为生,他们很享受与基层群众的互动,听群众的叫好声。

  时代变了,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现代化娱乐方式的突飞猛进,市场化经济大潮的挑战,让原有的剧团体系逐渐萎缩,在坚守与创新的磨合中举步维艰……

  沉默了良久。

  “但是现在国家重视文化,刘奇葆部长还专门来咱石牌调研戏曲之源,鼓励我们把根留住,我都快80了,许久没有听到这么振奋人心的事情。”张亭突然坐直了身子,“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要好好规划怎么保住我们的戏曲之源。”

  在谈到如何传承和发展黄梅戏时,张亭一下子回忆起了很多草台旧事,从程家班到王家班、胡家班、钱家班、罐子窑班,还有当年的县院团,“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很多优秀的黄梅戏传统,比如立足县城,面向农村的艺术宗旨,送戏上门、与百姓互动的草根气味儿,三打七唱的表演模式,还有精研艺事的奋发精神、严肃认真的演出作风……”

  整整两个多小时,张亭一直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作为旁听者,记者不忍心去打扰,要有多强的热爱、多大的付出才会如此烂熟于心。

  更让人感动的是,年近80的他,还在致力于黄梅戏的正宗腔系“怀腔”在新时代的传承,亲临乡间收集资料,指导复排“怀腔”经典剧目,培育“怀腔”艺术传承人……

  戏曲人心中的情结,是戏曲人对戏曲的热爱、忠诚与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