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主办

第九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
活动主题:
讴歌新时代 启航新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时间:2021年9月28日至10月8日
地点:安徽省安庆市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安徽省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
安庆市人民政府

历届艺术节回顾
名家名段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黄梅戏文化 > 黄梅戏源溯
黄梅戏源溯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5-06-13

      黄梅戏是以安庆地区民间音乐为基调,用安庆地区方言演唱的地方 戏曲艺术,起源并发展壮大于安庆地区,是安徽省主要地方戏曲剧种之 一,也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音乐”。黄梅 戏曾用名小戏、采篮戏、采茶戏、花鼓戏、二高腔、黄梅调和皖剧,也 曾被称为“怀腔”、“府调”。1953 年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成立,黄梅戏作为新剧种被正式定名。2006年国务院批准黄梅戏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授予安庆市黄梅戏(地方戏曲)研究院为该项目的传承保护单位。

  安庆地区自古诗歌戏曲文化底蕴深厚。潜山和怀宁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长篇叙事诗、汉代乐府民歌代表作《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发生地。元代至正十六年(1356),余闕在《城隍廟碑記》中写道:“五月之望,里俗相传以神生之日也,民无贫富男女,旄倪空巷闾出乐神。吹箫伐鼓,张百戏,游像舆于国中。”该“碑记”收录于清康熙六十年(1721)《安庆府志·碑记》中,可见在安庆地区演戏的历史非常悠久。

  明代戏曲家汤显祖在明万历年间所著的《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 中说:“至嘉靖,弋阳之调绝,变为乐平, 为徽青阳”。自明嘉靖年间,在 与安庆仅有一江之隔的青阳县域形成的青阳腔,对黄梅戏的诞生起到了 哺育作用。早期黄梅戏的“仅用锣鼓伴奏、一唱众和”的特征来源于青 阳腔,《天仙配》《山伯访友》《云楼会》《四姐下凡》《卖水记》《买胭脂》《花亭会》《戏牡丹》《湘子化斋》《王婆骂鸡》《借妻》《吕蒙正回窑》《牡丹记》《王道士拿妖》等黄梅戏剧目是直接从青阳腔剧目移植过来的【王兆乾,《黄梅戏艺术》,1982年7月,第43页】。

  在以安庆为中心的皖江地区,茶业自古兴盛,在唐代陆羽《茶经》 等古籍中均有记载。该地区的采茶演艺也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明代。清 顺治十年(1653)《太湖县志·岁时》中记载道:“十五日,古谓上元 日,俗谓元宵。神庙并各街市悬放花灯,…… 又或为俳优假面之戏,锣鼓喧沓,老幼逐之为乐,至达旦焉。”清顺治十一年(1654)《潜山县志》、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安庆府志》、康熙二十五年(1686)《怀宁县志》以及乾隆二十三年(1758)《东流县志》中都有“俳优假 面之戏”的记载。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池州府志·时序》和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贵池县志》中记载道:“凡鄉落自十三至十六夜,同社者輪迎社神于家,或踹竹馬,或肖獅象,或滚毬燈,粧神像扮雜戯,震以锣鼓,和以喧號”。“粧神像扮雜戯”与“俳优假面之戏”就是延续至今的贵池傩戏。“震以锣鼓,和以喧號”与早期黄梅戏的“仅用锣鼓伴奏、一唱众和”特征完全相符。著名黄梅戏音乐家王兆乾发现,“贵池傩戏是较古老的假面戏曲,清道光以前安庆、池州各县都有这种戏剧存在,见于东流、宿松、望江、贵池县志, 称作‘假面俳优之戏’。今日犹能演唱贵池傩戏,有高腔与傩腔两类声腔,其傩腔就是以唱采茶歌为主”。【王兆乾,《黄梅戏艺术》,1992(1),第46页】。安庆地区悠久的茶业史和采茶演艺史为新中国黄梅戏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清道光《怀宁县志》《桐城县志》和《宿松县志》中都有采茶演 艺的记载。清道光六年(1826)《宿松县志》的《风俗志》中记载道:“十 月立冬后……农功寝息,报赛渐兴,吹豳击鼓,近或杂以新声,溺情惑 志,号曰采茶,长老擯斥,亦絀鄭之意云。”该记载中提到了“演奏队伍”,有“新声”,有“溺情惑志”的内容,还有老者的反应,比较接 近“采茶戏”了。如此早期并详细地描述“采茶戏”在全国地方志书中也是少见的。1879 年10月14日,上海《申报》报道了每年在安庆集贤关外演出的“与江省之花鼓无甚区别”的“黄梅调小戏”。晚清安徽潜山文人王浣溪撰写了 17 首“观戏诗”,收集在《爱山光阁》文集中。“观戏诗”写于 1900 年,其中所写内容与《乌金记》(又名《桐城奇案》)《天仙配》《罗帕记》《双合镜》和《山伯访友》等黄梅戏传统剧目接近【汪同元,《黄梅戏艺术》,1987(4),第 124 页】。王浣溪在诗序中写道:“采篮戏所演故事,本属无稽,然声虽淫,而事有近正者,因戏系以诗焉”。该组“观戏诗”证明了潜山岳西一带“采篮(茶)戏”的大戏在 1900 年已经定型。

  民国考古学家程演生在《皖优谱》(1939 年)中写道:“(黄梅调) 他省无此戏也”,即黄梅调是安徽本土剧种。民国十二年(1923 年)《商 南县志·风俗》记载道:“乾隆二十年后,江南安庆数县人,襁負迁移商,爰得我所,闻风兴起,接踵者日益众,此商南有小太湖之名也,地虽属陕,而服食器用,文字语言,实有南方风气。”在陕西省商南县, 居住着许多清朝乾隆时期从安庆各县迁过去的移民,他们至今还操持着 安庆方言,还传唱着 200多年前从老家带过去的民歌,其中不少民歌即是黄梅戏的声腔。2017 年 1 月12日,《人民日报》发文《黄梅戏起源有新说》:黄梅戏起源于安徽安庆地区。

  黄梅戏的声腔,取材于安庆周边乡村的茶歌、山歌、秧歌、渔歌等 民歌,以及鼓书、琴书等民间说唱音乐和一些宗教音乐,并广泛汲取融 汇青阳腔、高腔、徽调等音乐元素和联曲方法,形成了花腔和主调两大 腔系。花腔属民歌曲牌体,保留至今的曲调仍有近两百支。主调是板腔 体声腔体系,以〔平词〕为基础,包括〔八板〕〔火工〕〔二行〕〔三 行〕〔彩腔〕〔仙腔〕〔阴司腔〕〔对板〕〔哭板〕等。曲调委婉优美, 语言通俗风趣,情调丰富生动,赋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黄梅戏的剧目,源自民歌和民间灯会歌舞,取材于民间趣闻,大约 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形成“两小戏”、“三小戏”;后来又根据真人真事不断编创新剧、大戏,又从青阳腔、徽调等剧种移植大小剧目, 逐步积累为既广收博采,又彰显地方风味和平民情趣的传统剧目库藏,世称“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帷”。

  黄梅戏自清光绪初年便开始从乡村向安徽首府安庆城区进军,但屡 屡遭受上流社会诋毁和官府查禁,直到 1949 年安庆解放,才得以在市内 立足并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1952 年,安庆黄梅戏应邀赴上海演出一 举唱响;1954 年参加华东戏曲会演一炮走红。随后,电影艺术片《天仙 配》《女驸马》《槐荫记》《牛郎织女》等相继问世,这个被誉为“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地方戏曲,如“山野吹来的风”流播全中国,享誉海内外,已跻身中国五大剧种之列,成为安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最闪亮的“城市名片”和安徽省著名文化品牌及标志性文化形象。

  附:古安徽志书中与安黄梅戏相关的记载

  1.清康熙二十二年《安庆府志·风俗志》记载:“元宵,街市懸放花燈, 其名有鰲山、走馬之類,又製爲龍燈長數丈,明炬環遶,或裝俳優假面之戱,皷樂喧㳫,老幼追逐爲樂逹旦,近又製 擡閣燈船燈頗爲工巧”。


      2.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池州府志·时序》中记载道:“凡鄉落自十三至十六夜,同社者輪迎社神于家,或踹竹馬,或肖獅象,或滚毬燈,粧神像扮雜戯,震以锣鼓,和以喧號”。


  3.清康熙六十年(1721)《安庆府志·碑记》收录了余闕于元代至正十六年(1356)所撰写的《城隍庙碑记》。其中记载道:“五月之望, 里俗相传以神生之日也,民无贫富男女,旄倪空巷闾出乐神。吹箫伐鼓,张百戏,游像舆于国中。”


  4.乾隆四十一年(1777 年) 《霍山县志▪艺文志》上收录了朱襄的《采茶词》:“ (榖雨後十日)貢茶裝栽巳催畢;(榖雨前十日)采茶奔馳敢偷逸,采茶上山爭唱歌,歌聲歡少愁較多,一槍一旗有幾何”。


  5.乾隆四十六年(1781 年)《潜山县志·艺文》中收录了唐代诗人秦 韬玉的《寄谢天柱山茶》(又名:《采 茶歌》):“天柱香芽露香发,烂研 瑟瑟穿荻篾。太守怜才寄野人,山童 碾破团团月。倚云便酌泉声煮,兽炭 潜然虬珠吐。看着晴天早日明,鼎中飒飒筛风雨。老翠看尘下才熟,搅时 绕箸天云绿。耽书病酒两多情,坐对闽瓯睡先足。洗我胸中幽思清,鬼神应愁歌欲成。”


  6.清雍正七年(1729 年)《六安州志·山川》中记载:“徐致觉游齐云山诗云:竟日鳧雛傍桨牙,梵王高处隐空花。河魁直宿应今夜,虎豹和僧作 两家。竹箭万竿非渭水,村墟一带尽流沙。风光只有春三月,处处山头唱采茶”。齐云山,又称齐头山,位于六安城西南45公里处, 名茶六安瓜片主产于此。据该州志记载,徐致觉“三十成进 士”(顺治六年,即 1649 年),“卒年六十有五”(1684 年)。因此,该诗作的完成时间应该在 1684年以前。


  7.清嘉庆十二年(1807 年)清嘉庆《芜湖县志》卷一《地理志▪风俗》中记载道:“上元,先是市肆鬻燈,或糊紙或翦綵爲之,又有遠販 他郡而至者,製作尤精巧可觀,邑人爭購之,以餉女子,子及親故,子女之相暱者,常以笏金予直不惜也。不數日市爲空前,三日既夕,試燈里中,少年多結隊,爲魚龍曼衍之戲,或爲秧歌采茶詞,懸火照耀招搖而過市,觀者內 薄如牆而進漏三十未己也,元夕尤盛遂至申旦”。


  8.道光五年(1825)《怀宁县志·风俗》中记载道:“自人日元夕,鄉中無夜無 燈,或龍或獅,或採茶或走馬,第取磔攘 之意,不足稱鉅觀,火樹鰲山,城中爲盛。”


  9.道光六年(1826)《宿松县志》 的《风俗志》中记载道:“十月立冬 后十月立冬后,上冢增土,始修筑塘 堰。是月,树麦已毕,农功寝息,报赛渐兴,吹豳击鼓,近或杂以新声, 溺情惑志,号曰采茶,长老擯斥,亦絀鄭之意云”。


  10.道光十四年(1834)《續修桐城縣志▪岁时》中记载道:“十三日謂之正燈,製 爲龍燈,長數丈,篾紥中空,或紗或紙糊, 其外或繪鱗甲或繪人物雜劇,於上每人持一 節,街市旋舞,又有船燈車燈、馬兒燈、采茶燈、麟鳳燈、獸燈、魚燈,金鼓喧閙,看燈者爭放,火花飛爆,謂之燈節”。


  11.民国十一年(1922 年)《黟縣县志·杂志·诗录》中收录了光绪年间进士舒斯笏的《黟山采茶竹枝词十首》, 其中写道:“我黟田少独山多,确土宜 茶理不磨,好是春光三月半,村村听唱采茶歌。”


  12.民国《黟縣县志·杂志·诗录》中还收录了清代孙茂宽的《采茶曲》,其中写道:“社雨霏霏社鼓哗,松萝山顶绿云遮。杜鹃来唤春归去,先听村娃唱采茶。……乍晴乍雨采茶天,載到西洋要滿船,祇爲年來茶價好,人家生産薄桑田”。


  13.民国二十五年(1936 年)《当涂县志民政志》中记载道:“ 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亦名元宵節。前後凡十日,城鄉各以玩燈為樂,燈有滚龍、板龍、跳獅、跑馬、花簋十二屬諸 類,或襍以桃花擔唱采茶歌者,亦有裝高蹻戲,及八仙飄海漁翁戲,蜯者形製不一,爭奇競勝,鄰村或醵餞迎之,供香案,然鞭炮,欵以酒食或犒以金餞玩者,益奮觀者忘疲,鑼鼓喧闐,夜景尤勝,近年農村破産,此景亦尠見矣”。


  14. 民国二十五年《宁国县志·政治志》中记载道:“間有皮影戲黃梅調花鼓戲花鼔曲盡淫詞傷風敗俗莫此之甚現爲有司嚴禁矣”。


  15.民国考古学家程演生(安徽怀宁人,号天柱外史)在《皖优谱》(世界书局,1938年)中写道:“今皖上各地乡村中,江以南亦有之,有所谓草台小戏者,所唱皆黄梅调。戏极淫靡、演来颇穷形尽相、乡民及游手子弟莫不乐观之。但不用以酬神、官中往往严禁搬演、他省无此戏也。”


  16.1879年10月14日,1879年,上海《申报》第 2 版报道:“黄梅淫戏”:皖省北关外,每年有演唱黄梅调小戏者,一班有二十余人,并无新奇足以动人耳目。惟正戏后总有一、二出小戏,花旦、小丑演出百般丑态,与江省之花鼓戏无甚差别。少年子弟及乡僻妇女皆喜听之,伤风败俗莫此为甚。而游浪之徒每至兴高采烈时,群掷青蚨,名曰“打采”。又有以糖饼等食物抛上旦脚头面者,旦脚更得意扬扬,更显种种淫态,而愈出愈奇。又有将有人小帽、巾扇夺取以丢上台端,俟戏毕以钱往赎,以为笑乐。屡经地方官示禁,终不能绝。刻下已届秋成,又将复炽,有地方之责者宜禁之于早也。”